「改名字次數」揭密:你真的只有3次機會?改名字次數用完怎麼辦?

你知道2021年台灣曾爆發一場轟動全國的「鮭魚之亂」嗎?

超過150人為了免費吃壽司,瘋狂改名成「鮭魚王子」、「鮭魚女神」等等。但當活動結束,卻有少部分人發現自己改名字次數已經用完,陷入無法改回來的窘境。

這場事件讓許多人開始關注:「改名字真的只能三次嗎?」其實,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!根據《姓名條例》,改名有多種合法理由,大多數情況下並沒有限制次數。本文將破解「改名字次數」的迷思,帶你了解改名的法律規範、特殊案例,甚至告訴你當改名機會用完時,還有哪些「補救方法」!

1. 改名字次數的常見誤解:人人只能改名三次?

你聽說過「一生只能改名三次」嗎?這可是個大誤會!讓我們一起來破解這個「改名字次數」的迷思吧!

《姓名條例》的九種改名事由

其實,根據《姓名條例》,我們有整整九種改名理由,而且大多數都不限改名字次數呢!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理由:

  1. 跟長輩撞名
  2. 跟另一半或小孩同名
  3. 跟同期出生的人同名同姓
  4. 改完名又跟別人撞名
  5. 外國人音譯名字太長或不對
  6. 跟通緝犯同名
  7. 跟同縣的人同名同姓
  8. 因為宗教原因出家或還俗
  9. 其他特殊原因
number-of-name-changes改名字次數  民法法典

哪種情況才真的受「三次為限」限制?

猜猜看,哪一種改名字次數的情況,才是真的只能改三次?答案就是最後一個「其他特殊原因」

舉個例子:

  • 小明不喜歡自己的名字,想改成「小帥」。這就屬於「其他特殊原因」,只能改三次。
  • 但如果小明發現隔壁王小明跟他同名同姓,那就可以用第7個理由改名,而且不限改名字次數!

有趣的是,根據內政部的統計,2020年全台灣改名情況如下:

改名原因比例
與三親等以內直系尊親屬名字完全相同約30%
其他原因約70%

總共有超過4萬人申請改名,看來撞名真的是個大問題呢!

所以,別擔心改名機會用完吧!真正限制三次的改名字次數只有「其他特殊原因」,其他八種理由都沒有特別限制。

2. 讓你「改姓名次數」再多幾次的方法? (附上舉例)

用完三次改名名字次數了嗎?別灰心!這裡有兩個妙招,讓你合法地再改一次名字。

親屬同名:借力使力的妙計

這招有點像是「曲線救國」。

方法是這樣的:

  1. 先請你的直系親屬(像是:爸媽、阿公阿嬤)改名。
  2. 讓他們的新名字跟你一模一樣。
  3. 然後你就可以用「與三親等以內直系尊親屬名字完全相同」為理由再改一次名字啦!

舉個例子:王小明已經改了三次名字,現在叫「王大明」。但他想再改名成「王小帥」,就請爸爸把名字改成「王大明」。這樣小明就可以再改一次名字,改成「王小帥」。

出家還俗:改名另闢蹊徑

這個方法聽起來可能有點誇張,但確實是合法的哦!

  1. 你可以加入一個宗教團體。
  2. 以「因宗教因素出家」為由改名。
  3. 之後再以「還俗」為由改回原來的名字或改成新名字。

舉個例子:王小芳用完了三次改名機會,但她還想改名。於是她加入了一個佛教團體,以「出家」為由把名字改成「釋法喜」。後來她決定還俗,就可以再改一次名字,改成她想要的「王美美」。


根據內政部統計,2020年因宗教因素改名雖不多,但確實存在:

改名原因人數
宗教因素約100人
其他原因超過39,900人

3. 法律允許你改名字的有趣理由,有哪些? (附上舉例)

你知道嗎?法律其實給了我們一些超有趣的改名理由,來看看這些意想不到的機會吧!

同縣撞名:意外的改名機會

住在同一個縣市,卻發現有人跟你同名同姓?這就是你的改名良機!

舉例:高雄的王小明發現同市也有個王小明,他就可以申請改名為王大明。這樣不但避免了身分混淆,還能順利改個自己喜歡的名字!

親屬同名:家族團結戰

跟家人同名也是改名好理由!這包括:

  • 三親等內的長輩
  • 配偶
  • 直系血親的後代

例如:小華發現自己的名字跟阿公一樣,都叫張大華。她就可以藉此機會改名為張小華。

通緝犯同名:無辜者自保之道

這可能是最戲劇化的理由了!

如果你不幸和通緝犯同名同姓,別擔心,法律允許你改名自保。想像一下:李小偉突然發現新聞上說「李小偉」是通緝犯。雖然不是他,但為了避免麻煩,他可以申請改名為李大偉。

根據內政部統計,2020年因特殊原因改名的情況比例如下:

改名原因約佔比例
同縣同名15%
與親屬同名30%
與通緝犯同名1%
其他原因54%

這些有趣的改名理由,不但合法,還能讓你避免一些人生的困擾。所以,如果你遇到了這些情況,別猶豫,請勇敢改名吧!

4. 改名後,兩個你要知道的小細節!

改名看似簡單,但背後些小細節你可能不知道!

讓我們一起來揭秘吧:

戶籍謄本上的永久記錄

你以為改了名字就可以徹底擺脫過去嗎?

別天真啦!每次改名的紀錄都會永遠留在你的戶籍謄本上哦。舉個例子:小明原本叫「王小明」,後來改名叫「王大明」,最後改成「王帥哥」。他的戶籍謄本上會這樣記載:

原名:王小明
民國100年改名為:王大明
民國105年改名為:王帥哥

所以,等於你的「前世今生」都會被記錄下來。

改名後的身份證小知識

改完名字後,當然要換新身份證!但你知道嗎?新身份證只會顯示你最新的名字,可是…

  1. 舊名字還是會保存在政府的資料庫裡。
  2. 身份證號碼不會改變,永遠跟著你。

例如:王小美改名叫王大美,她的新身分上只會寫「王大美」,但政府系統裡還是記得她曾經叫「王小美」。根據內政部的統計,2020年全台灣改名的情況如下:

年齡層改名人數比例
20歲以下約25%
20-40歲約50%
40歲以上約25%

5. 你不知道的那些改名趣聞軼事

改名這件事,藏著許多有趣的故事。

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吧!

歷史名人的改名故事

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曾改過名字,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。

  1. 司馬相如:原名叫「犬子」,相當於現在的「二狗子」。長大後覺得不好聽,又仰慕戰國名臣藺相如,於是改名「相如」。
  2. 朱元璋:原名叫「朱重八」。據說「朱元璋」諧音「誅元璋」,意為「誅殺元朝的利器」,展現了他推翻元朝的雄心。
  3. 葉聖陶:原名「葉紹鈞」,17歲時因辛亥革命成功,不願再當「臣」,於是改名為「聖陶」。這個名字寓意「聖人陶鈞萬物」,展現了他報效國家的志向。

各國改名制度大比拼

以下包含了多個國家和最新規定,反映了各國在處理改名問題上,不同的文化和行政考量:

國家改名難易度所需時間費用特殊規定
台灣容易當天基本費用80-95元一生最多可改3次名
日本較困難需審核800日圓2025年5月26日起需登記姓名讀音
韓國較困難需審核視情況而定2025年起外國人姓名將統一格式
法國較容易視情況而定視情況而定2022年7月1日起簡化改姓流程
澳洲較容易視情況而定視情況而定非正式改名無需法律程序
中國較困難需審核視情況而定限制改名次數和理由

值得注意的是:

  1. 台灣雖然改名相對容易,但仍有次數限制和基本費用。
  2. 日本將在2025年5月實施新的姓名讀音登記制度。
  3. 韓國計劃在2025年統一外國人姓名的書寫格式。
  4. 法國在2022年簡化了改姓流程,讓改名變得更容易。
  5. 澳洲(以西澳為例)對非正式改名採取相對寬鬆的態度。

6. 「改名字次數」的常見問題QA

改名是個重要的決定,很多人都有疑問。讓我們來看看最常見的問題吧!

Q1、現在最新法定的「改名字次數」有幾次?

A: 根據最新的《姓名條例》,改名字次數的規定如下:

  • 因「其他特殊原因」改名:限制三次
  • 其他八種法定理由:不限次數

Q2、改名字次數用完了,要怎麼辦?

A: 別擔心!即使你用完了「其他特殊原因」的三次機會,

還有其他方法:

  1. 找個同名的人,就可用「與同縣居民同名」為由改名。
  2. 請直系親屬改名,改成與你相同,然後你就可以以「與親屬同名」為理由再改一次。
  3. 先加入宗教團體,再以還俗為由改名。

Q3、改名字次數的奇葩案例:「鮭魚之亂」是什麼?

A: 2021年3月,台灣發生一場有趣的「鮭魚之亂」

  • 起因:壽司郎商家推出身分證有『鮭』或『魚』字,就可免費吃壽司的活動。
  • 結果:短短幾天內,超過150人改名,有人改成「同鮭魚盡」、「鮭魚王子」…等。
  • 影響:引發社會廣大的討論,也讓政府重新審視改名制度。
number-of-name-changes改名字次數  林高價鮭魚

來源:亞洲週刊

根據內政部統計,當年3月改名字次數的人數暴增:

改名人數
2月約2,000人
3月超過7,000人

改名不只是形式上的變化,更反映了個人對身份的追求與期望。正如《論語》提到「名不正,則言不順。」名字若不合適,一切言行都會受到影響。因此,改名不僅是個人選擇,也能幫助人重新定位自己。

當然,有專業的姓名學老師,協助你挑選適合你八字命盤與生肖的名字,往往能夠事半功倍!

無論改名與否,真正決定人生方向的,還是我們自身的選擇與努力。理性看待改名,才能讓這項權利發揮它真正的價值!

■ 延伸閱讀|「生肖姓名學」理論+解析懶人包大全:教你打造一生好運的姓名!附:12生肖喜忌字

■ 延伸閱讀|姓名學分析:超准姓名學熱門學派揭秘!算命網站哪個好用?

■ 延伸閱讀|生肖屬龍姓名學的命名秘笈!讓你的名字,從此「飛龍在天」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